阳新荆头山农场种田“后继有人”

2011-05-27 09:17:00 | 发布者: | 查看:631 | 评论:0 | 来自:
摘要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粮食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认为务农比进城更有出息。

这份合同,我就不签了,让我儿子来签。514,阳新县荆头山农场荆头山大队部,农工张德贵将儿子张勇志推上前,同大队签订了14.5亩农田的承租合同。

张德贵今年64岁,儿子张勇志原来一直在外打工,家里每年承租农场的农田都由张德贵耕种。如今,老汉把农田承租权、耕种权交给了儿子,自己开始甩手了

像张德贵一样,该农场有100多留守老人主动让位,让家里的后生们领租、耕种农田。

荆头山农场现有农田面积16000多亩,改革开放后,多数年轻人认为种田没有希望,纷纷进城打工,老人留守在家承租、耕种农田。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粮食市场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认为务农比进城更有出息。

对此,该农场在土地流转、税费收取、农业投入、科技服务等方面,制订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引导年轻人回乡种田,培养新的农业经营管理主体。

农工汪国兴今年才30多岁,原来一直在外务工。今年他主动接替了父亲的岗位,同大队签订了15亩农田承租合同。现在,汪国兴在61岁父亲汪太安的帮助下,学技术、进良种、盘农机,俨然一个种田的老把式

514,站在自家的农田田埂上,汪国兴自信地说:现在,城市打工越来越难,而农村种田的条件越来越好,我相信能像父亲一样做农做出头。目前,该农场承租出去的16000多亩农田,其中8600多亩掌控28—45岁之间的年轻人手中。

 


邀请 收藏 编辑

{{x.name}}
最新评论
{{x.username}}
{{x.dateline}}
{{x.message}}
暂无评论
提交
登陆后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