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一中2012高考喜讯

2012-06-29 14:38:40
阅读:3分钟
浏览:4008
回复:0
我校2012高考成绩揭晓,亮点纷呈。上一本线314人,二本线910人。其中张召怀同学以670分(含加分)夺得全省文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预录取;吴帆同学以649分夺得全县理科第一名,明慧同学以620分夺得全县文科第一名。

张召怀与清华大学黄开胜教授交谈中

  张召怀,现就读于阳新一中,在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阳新史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一人。为了实现他的清华梦,高中三年,他全心全意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许你会觉得,快乐离高中生活很遥远,但我们总能发现,当你给梦想一个微笑,梦想也会回报你一个奇迹。
  “清华是我的梦想”
  自主招生的帷幕已落,张召怀一时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张召怀显得非常开心,淳朴的笑容里透露出的自信和淡然让记者明白,考上清华绝非偶然。
  “从小时候起,母亲就教育我,以后一定要上清华。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前方有清华在等着我。”张召怀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事,毕竟清华一直以来都是那么神圣而遥远,张召怀只有将梦想隐藏在心底最深处,同时也默默地支撑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高二以后的每次考试,张召怀都能进入前三名,优异稳定的成绩也让他感觉到清华似乎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对梦想的疯狂追求终于在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来临之际升华成那个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追梦的动力强大得让他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自主招生考试前后历时四个月,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全国592个贫困县报考的700多名考生里,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只招36个人,湖北省仅有2个。回首备考全程,张召怀感触良多,“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接近我梦想的日子。记得当时在等待初审结果时,忐忑不安;得知通过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笔试我准备了两个多月,时不时有紧迫感向我袭来。在最后快要考试时,我心中反而充满了期待,因为总在准备却不知道该准备什么,还不如痛痛快快考一回。”
  为了这场考试,张召怀下了狠功夫,作为一名文科生,他甚至自学了很多高考数学不考的内容。然而,考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进考场时,张召怀信心百倍,考完后却是深深的失落。100分的数学只考了34分,4科中竟然有3门不及格,本以为会与清华失之交臂,没想到的是,大家都考得不高,张召怀通过了。“即使失败,我也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不能失去拼搏的勇气。结果可能会影响我,但不能决定我对梦想的态度。”
  现在,张召怀已经一只脚踏进清华了,但他决不满足于此,“我的目标是冲击高考状元,清华里状元一抓一大把,我不能让自己落后。”
  张召怀梦寐以求的经管专业是清华的大热门,而选择专业是要看“裸分”的,“高考决不能输,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奉行快乐学习原则
  对于学业有成的学子来说,学习经验是永恒的话题。张召怀从不吝啬与同学分享学习方面的心得。
  “‘快乐地学习’是我一直以来都奉行的原则。”张召怀说,自己是乒乓球迷,越是压抑的时候,就越喜欢去操场打打球,偶尔也会去附近的书店里看看课外书,让自己拥有舒适的小心情。“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张召怀的同班同学成汀汀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放学后,张召怀都会在教室看上十分钟的书再走,“因为放学时人太多太挤,这时候出去会浪费时间。”张召怀正是这样从指缝里挤出时间来学习。
  清华大学教授黄开胜曾经问过张召怀,如果你真的考上清华,在尖子生扎堆的环境里不突出会怎么办?张召怀笑笑说,“实力不如别人,没关系,学嘛。我现在不如他,但不代表我比别人笨,我相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通过后天的努力,一定会超越他人。”话语很短却阐明了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第一次去清华,是班主任柏晓晖带他去看考场,张召怀却对好几处人文建筑颇为熟悉,原来他以前就翻阅了不少清华的资料,对清华的人文早有憧憬。
  “给我的震撼太大了。”张召怀回忆起去清华的感受,“我以为清华里的才子都是书呆子,但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朝气。”路过体育馆时,热爱运动的张召怀忍不住进去看了看,一场篮球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台上的啦啦队正在疯狂地呐喊,“当时蓝队中锋把一名红队队员撞倒在地上后,很有礼貌地伸出手拉他,而摔倒的那位也很大度地主动起身。”谈到这里,张召怀说,“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恭谦有礼,那么有风度,当时我就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他们一样。”
  面试时,主考官提了一个问题让张召怀记忆犹新,如果可以穿越到过去,你希望自己是谁。张召怀不假思索地回答“毛泽东”。一直以来,张召怀都以毛泽东为榜样,“我不敢奢望有毛主席一样的成就,但他那种带领青年冲破重重阻隔,推翻旧社会,敢于坦当、敢拼敢闯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名经济学家。”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林逸夫则是张召怀最崇拜的人。一直以来受资助的张召怀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高中三年,学校免了我的学费。每个月外界资助我200元,给家里减轻了很多压力。社会给了我关爱,我就要回报社会。贫困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只有带动整个贫困地区的地方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一个高中生有如此“宏韬伟略”不得不让人惊叹,“我未来要开一家公司,成就事业后,一定要回家乡投资。我要让乡里的孩子知道,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张召怀的目光如钢铁一般坚毅。
  见习记者 柯孟洵 文/摄

回复 举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