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的两百余种地方小吃中,光饼是最朴素的一种,仅由面粉、碱面、盐巴和芝麻烘制而成。普通的外形和纯粹的味道背后,您可知它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和浓郁的乡土情?
据记载,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抗倭,不料连日阴雨,不能举灶,戚继光命烤制最简单的小饼,中间穿孔,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以方便作战。福州人在面团中加进食盐增加口味,加入碱助消化,拍上芝麻润胃肠,戚军十分爱吃。后人为纪念戚公平倭的业绩,便称这种小饼为“光饼”。
大缸里烤出的光饼,色泽金黄,又香又脆,传统的风味一直为福州人喜爱。有些长期离乡的邑人,回乡探亲再外出时,总要捎带一些光饼,既可解思乡之情,也可向外乡人介绍家乡的美食。此外,福州民间还流行传统的“光饼舞”和“光饼节”。
曾经,福州街头的小摊上,光饼堆积如小山,是老福州的风景,也是老福州人的怀念。如今,光饼被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酸辣佐料等,被自豪地摆上了大小宴席,接待四方来客。无论如何,福州人吃光饼,定然会吃出与外乡人不同的浓浓乡土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