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首页
关于我
视频
开发
种田
博客
军垦新闻
阳新新闻
黄石新闻
湖北新闻
中国新闻
World News
荆头山新闻
体坛快报
娱乐文艺
一句话新闻
相册
阳新春秋
By
悠然无意
综合讨论
2011-11-01 13:10:00
阅读:3分钟
浏览:5419
回复:25
208 年(建安十三年) ,复称下雄县,仍属江夏郡。
回复
举报
评论
悠然无意
2011-11-01 13:11:44 -
回复
221 年(魏黄初二年)5 月,析下维置阳新县,县治设阳辛镇,两县同隶武昌郡。
222 年(吴黄武元年),东吴大将甘宁屯兵富池口,于封三洞取铜制兵器。
230 年(吴黄龙二年) ,甘宁以南郡战功拜西陵太守,领下雄、阳新两县.
吴析阳新置奉新县。
悠然无意
2011-11-01 22:52:59 -
回复
304 年(永兴元年) ,下娃、阳新、奉新隶得阳郡。
悠然无意
2011-11-02 10:17:51 -
回复
342年(永和二年),县人孟嘉辞长史职,归任阳新令,以良谋善政传世。349 年病逝,葬孟家山.
412年(义熙八年),省下雉入阳新,并建高陵寨,隶武昌郡.
悠然无意
2011-11-05 12:04:59 -
回复
480 年(高帝建元二年),阳新隶鄂州武昌郡。
悠然无意
2012-02-14 09:20:06 -
回复
梁
526年(普通七年),析阳新置安昌县。
陈
560年(天嘉元年),析阳新置永兴县。治所设高陵故城。
隋
589年(开皇九年),废阳新县,建富川县,安昌、奉兴并入,属鄂州。治所设阳辛镇。
591年(开皇十一年),废永兴入富川县。
598年(开皇十八年),富川县更名为永兴县,仍隶属鄂州。治所在永兴治。
607年(大业三年),永兴县改隶江夏郡。
唐
785年(贞元元年),永兴县治迁长乐乡宣化里深湖口。
797年(贞元十三年),在永兴县北筑长乐堰。
886年(光启二年),县人吴讨、骆殷率众起义,分别攻占永兴、黄州。至894年,遭鄂州节度使杜洪和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军镇压。
905年(天佑二年),武昌节度使秦斐,在永兴属地 氵韦 源湖西岸设青山场(今大冶县城),兴炉冶。
五代
梁唐永兴县属吴王杨行密辖地,隶武清军。
悠然无意
2012-02-15 15:06:53 -
回复
阳新历史 宋朝
964年(乾德二年),永兴县通羊镇置通山县,翌年,青山场置大冶县。
977年(太平兴国二年),永兴县置永兴军。978年,永兴军改名兴国军,隶江南西道,领永兴、大冶、通山三县。是年,军治设木栅为防,建6门:东曰富川,南曰班条,西曰顺城,北曰朝宗,东南曰乐输,西北曰承恩。
1044年(庆历四年),军治西北隅放生池建儒学。(1881年,即咸丰十一年,州人、翰林院编修陈光享督工重修。)
1069年(熙宁二年),文学家范仲淹之子范纯仁途经兴国沙村,于村旁巨石漆书“梅山”二字,字径1尺6寸,尚存。
1081年~1085年(元丰四~八年),知军唐砥建沧浪亭。(1549年,即嘉靖二十八年,知州周鹏迁建莲花池内,架桥通云水草堂。后废。)
1084年(元丰七年)4月24日,苏东坡由黄州赴江西,被知军杨绘迎至兴国,先后畅游银山寺、桃花尖、石田驿、飞云洞、碧云山等地。在银山右峡口书“铁壁”二字;在桃花尖书有《乞茶栽雪堂》诗;在碧云山写有《扫壁歌》。
1103年(崇宁二年),兴国军属江西路。
1127年~1130年(建炎年间),兴国军设池口(今富池镇)、磁湖(今湋源口附近)两兵寨。其间,兴国、瑞昌失业茶农聚众起事,遭朝庭镇压。
1140年(绍兴十年),始于银山采矿炼银。
是年,民族英雄岳飞驻境练兵,于封山洞取铜铸剑。
1160年(绍兴三十年),兴国产铅,岁课铅6000斤。
是年,本籍进士王质著《朴论》50篇,论述历代治乱兴衰的因果关系。
1219年~1221年(嘉定十二~十四年),冯去疾,号北山,朱子门人,开四书定本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1225年(宝庆元年),金兵渡江逼境,遗史招降。知军李宜拒降,焚其书,斩其使,亲率将士坚守城池。金兵败退,民敕以安。
1245年~1252年(淳祐五~十二年),知军李寿朋招水步兵6000人,建富池、沙池等兵寨,置战舰50艘。纂修《富川志》10卷。
1257年(宝祐五年),宋臣谢枋德,字群直,自号叠山,进士出身。因得罪权贵被谪居兴国军,居富川门外聚徒讲学。后人称其居处为谢公墩。(1576年,万历四年,知州杨士元广其地叠山书院。)
1264年(景定五年),大旱。12月地震。
1269年(咸淳五年)3月,降雹,大者如马首,小者如鸡卵,禽兽伤亡重。
悠然无意
2012-02-16 09:06:36 -
回复
1277年(世组至元十四年),兴国军升兴国路总管府,隶江西行中书省,1293年改隶湖广行中书省。领1路事司及永兴、大冶、通山三县。
1297年~1307年(大德年间),马镛修《兴国志》未成,其子马涛续修11卷,未出版。
1335年(至元元年)12月2日,地震。
1351年(至正十一年),红巾军首领徐寿辉遗部将丁普郎、徐明远率红巾军攻占兴国,改兴国军,沈淮人杨普雄任监军。
1353年(至正十三年)春,总管秦文郁、经历赵壁与永兴县达鲁花赤岛列石分别开兴国军治、永兴县治于三川台。
1356年(至正十六年)秋,徐寿辉红巾军丞相倪文俊,以兵10万掩袭至城下,龙卜花出战被俘,遂克兴国军城。
1360年(至正二十年)秋,陈友谅复改兴国路。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部击败陈友谅军,占领兴国。1364年改兴国路为府,隶湖广行省。
是年,知府刘英始修小城,环府治,周数里,设五门:东曰朝天,南曰宣化,西曰桂化、北曰安贞、西北曰阜城。
悠然无意
2012-02-18 15:46:13 -
回复
1376年 (洪武九年)4月,降兴国府为州,领大冶、通山2县,隶湖广布政司武昌府。
1410年(永乐八年),本州清丈田、地、塘,合计433024.2亩。
1441年(正统六年),州境大旱,州民刘子诚出谷1010石,助振灾民,受朝廷褒奖。
1508年(正德三年),竹花结实可食。
1509年(正德四年)9月12日下午三时,日食,既晦如夜。
1510年~1511年(正德五~六年),州境东乡、兴教、崇庆诸里猛虎为患,噬六七百人。
1511年(正德六年),知州娄睿重筑州城,高丈——厚一丈,设串楼964间,于丁字街、十字街新各新增一门。1516年知州唐珉增修。
1540年~1542年(嘉靖十九~二十一年),广东琼山人海瑞任兴国州判。
1551年(嘉靖三十年)10月22日夜,飓风拔树,富水及网湖船只多被颠覆,溺人不计其数。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知州唐宁主修,同知林爱民纂《兴国州志》七卷。
是年,知州唐林扩基建石城,周长728.3丈,后圯。1578年,知州杨士元固修,周六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厚八尺,城门5(东下雉、西永兴、小西阳新、南镇山、北高陵),城楼5,水门3,警舍30所。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倪永乃、乐连、关世雄从南昌迁入东源,带进造纸技术,州内造纸业始兴。1566,木石港、龙港、大畈、燕厦等地有130多家造纸作坊。
嘉靖年间,皇帝南巡,兴国吏目翟萱昌,以廪馈溥被挞死,百姓衰之。
万历年间,本籍工部员外郎黄士吉,捐资在北京崇文门外东草场第五条胡同建兴国州会馆。1747年倾塌,总兵蔡卜年迁建正阳门外东街头条胡同。1872年,翰林院编修王凤池在崇文门外南五老胡同重建新馆。
1621年(天启无年)3月15日,自午至酉,落黑雪如谷,人和畜禽冻死无计。
1624年(天启四年),兴国州通判马款编修《(天启)下雉纂》。
1637 年〈崇帧十年) .农民起义军首领吕瘦子,率义军千余转战兴国、大冶,后遭明守将袁继戚镇压.
1643 年(崇祯十六年),有鸟数万,形似鸦而小,噪集之处,林野皆满.
悠然无意
2012-02-19 13:01:01 -
回复
1645年(顺治二年),州人柯抱冲聚众抗清。翌年率兵破兴国州,克江夏域,杀武昌同知张梦熊。返州后,所部增至10余万人,在兴国州、瑞昌县边境建立刘丰寨等10余个据点,又与上巢湖义军首领黄金誉联手抗清。1647年,清廷遣重兵围剿,柯抱冲战败被俘,在九江就义。
是年月中旬,李自成率大顺军,从武昌东进九江。行至富池口,遭清军水陆两路阻击。大顺军受重创,军官被俘50名,马匹船舰损失无算。此役,大顺军被切成两股,一部继续沿江东下,另一部取道兴国入瑞昌。下旬,大顺军重返兴国,转丸宫山等地。
1647年(顺治四年)718日,清军水师攻破兴国州,擒斩南明守将程文褒。
1648年(顺治五年)5月,州人刘大刀与总督鲍瑞玉联合起义,后遭清将游击张国忠围剿。
是年,南明江西总兵金声援起义抗清,兴国、脐州等地举旗响应。不久,遭湖广总督柯永盛围击,起义军失利。
1650年(顺治七年),兴国州向朝廷进贡茶芽60斤。兴国贡茶自宋代始,列全国12贡品茶区之一。
1664年(康熙三年),兴国州不再领大冶、通山县。
1665年(康熙四年),知州杨遵主修,冯之图寨,王之宾增补《兴国外|志>>2卷。
1701年(康熙四十年),知州李元经重修州城。1731年知州魏钿增修城楼座。至此,城垣632。8丈,城门,城楼,城喋904。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州高梦龙在龙港朱家山村,教以引水过山之法,即用松树凿空制作倒虹吸管,引水过河,灌概农田。民众赞之。
1725年(雍正三年),知州李舫主持存粮,各里均设社仓,储积谷1万石。
1735年(雍正十三年),魏钿修,颜星篡《兴国州志》10卷,首2卷。
1743年(乾隆八年),知州靳树春,于小西门内兴建富川书院。
1744年(乾隆九年),永章里柯曹氏与孙媳冯氏两孀妇,捐资创修海螺堤,穿湖连接大冶县城。堤长500余丈,石桥8座。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州内大饥荒。州人孙大戴出谷1000余石,减价平粜,以救饥民。
1775年(乾隆四十年),宋代本籍文人王质名著《雪山集》编入《四库全书》。1785年(乾隆五十年),兴国、江夏等47州县大旱。蠲(juān,免除)赋免南米、杂粮、秋粮。赈谷有差,并发币金500万两赈恤,本州领银10万两。
1808年(嘉庆十一年),知州椿(chūn,椿龄,祝人长寿之辞)龄修葺沧浪亭,又于沫口筑堤堵水,人称"椿公堤"。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州署在州治东横泊洲建文峰塔。1938年遭日军炮击,残存大洞。1984年,由县人民政府修聋一新。
1831年(道光十一年),始修四顾堤闸。1872年,由兴国、大冶、蕲州三属居民续修。
1834年(道光十四年),始建试院。1841年,州人刘茂节捐资修茸。1888年(同治五年),知州王臣粥和州人陈光亨筹资增建3600座位。
1835年(道光十五年),州人易简撰写《周易集解》成书。
1839(道光十九年),始筑海口号主兴民堤。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州境大水灾。州人陈光亨赴省请赈银4。5万两,购回大米,赈济饥民。
是年,州训导张宝镒、绅士易文蔚,捐资修复叠山书院。后又毁于战乱1871年,陈光亨和生员陈宝善、李辉斗、余以悛筹资重建。
1851年(咸丰元年),前户科掌印给事中、翰林院编修陈光亨,在儒学西庑设志局,篡修《兴国州志》1874年成书,36卷。
1852年(威丰二年),龙港兴办箸(zhù,筷子,竹子)田沟煤矿,窿深60丈。
1012日,太平军将领韦俊、石祥棋率战船数百,沿富水直上,歼清军800余人,夺取战21艘,攻克州城。旋设行政机梅,孙从鹤任监军,统辖全州。
1018日,太平军在江防要隘半壁山同清军激战,击溃万余清军,缴获清军全部战船和武器。此后,太平军建成半壁山蕾垒。兴国州组建太平天国兴国军,拥有"青年蕾"、"女兵蕾"、"童兵营"等营,3100余人。
是年,江西商人余庆余来州城开设中药店,治病兼营药材。至1918年,城厢镇有13家药店,成为鄂南数县药业中心。
1854年(咸丰四年),天王洪秀全谕令在武昌开科取士。兴国州300余人同科及第。永章里(今大王镇)上刘村刘继盛夺魁,荣中太平天国状元。
10月下旬,湖南提督塔齐布领清兵进犯兴国。育才官胡万智率勇抵抗,在城南与清军激战中殉难。湘军占领州城。
1123日,清军罗泽南部攻打半壁山营垒,太平军血战竟日,重创湘军29日,太平军失利,清军侵占半壁山。
12日,清军曾国藩水师斩断太平军横江铁索,焚毁4000余艘战船。太平军伤亡万余,石镇仑、韦以德等守将英勇牺牲。
1855年(威丰五年)4月3日,兴国、通山太平军联攻武昌城,击毙巡抚陶思培、武昌知府多山、游击陶德寿等。
1858年(威丰六年)春,兴国军驰援太平军武昌守军。4月6日,兴国军敢死队主攻清将罗泽南洪山大营,一举占领洪山。罗泽南被一14岁童兵用火枪击毙。此后,"兴国军包打洪山"佳话广为流传。是役,9名女兵同清军殊死搏斗,壮烈牺牲,忠骨合葬于东湖畔,称"九女墩"。
7月25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数十万太平军,挺进兴国州城,抗击清军。后挥师东下。
1857年(咸丰七年)2月,清廷以重兵"进剿"兴国州,胡林翼要"将兴国州人斩尽杀绝",派湘军将领鲍超和兴国州同知邢高魁领兵疯狂屠杀兴国军将士和参加天朝考试儒生数百人。军需官方周期全家遇难,62岁老母明菊姐被“五马分尸”。监军孙从鹤家乡190户被洗劫一空。
1858年1月22日,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督江西练兵数万人挺进州境,清军闻风而逃,遂收复兴国州。
1880年(咸丰十年),知州薛文光捐资创办兴国州义学。
1881年(咸丰十一年)8月6日,忠王李秀成部仁天安、蔡元隆军在三溪口击败武昌知府唐协和部鄂军11日,忠王进驻兴国州城。时兴国州及鄂南诸县30万民众参加太平军。
7月,忠王李秀成在兴国州与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谈判有关英侨事宜。忠王托金执尔带两封亲笔信,分别送交英王陈玉成和遵王赖文光。金背信弃义,扣信不发,造成太平军中断联络,坐失战机。秋,湘军总兵成大吉、道员蒋凝学领兵侵占兴国州城,太平军撤往江西。
是年,陈光亨筹资重修儒学。
1883年(同治二年),州民石教台捐资修筑富池、半壁山江堤。
1865年(同治四年)4月14日,绅民费元之聚众阻止英国天主教传教士希尔传教,怒斥传教士,砸坏其财物。至12日,赔款400串。此为州内第一次教案。
1869年(同治八年),大汛,州境堤坊浸决,滨江沿湖田地淹没,众多州民乞讨。
1872年(同治十一年),始建海口江堤,御江水倒漾之患。
1875年(光绪元年),绪山大旱。24日,柯甲忠聚乡民1000余人迎神求雨,一天主教民参加。法国传教士禄山将教民抓进教堂严刑拷打。众乡民大怒,一拥而入,砸毁神像供器,打伤教徒,拆除教堂,并绑架传教士禄山。遂成州内第二次教案,清政府赔偿白银1000两。
1876年(光绪二年)2日,清廷命李鸿章、翁同爵筹拨制钱30万串,试采兴国、广济煤铁。翌年,富池口30里范围内开23个煤窿,11个出煤,日产煤700-1000担。1878年2月,州境内官办煤窿全部停办。
1883年(光绪九年),湖广总督涂宗瀛捐银5000两,供叠山书院购《史记》及经、史、子、集等图书157部。
1886年(光绪十二年),知州龙兆霖捐资创办城内义学和富池义学。
1887年(光绪十三年),州境大旱。泽涸川竭塘成蹊。翌年月大雪,平地尺厚,积月不消,大树冻折,民多饿死。州人冯德茂毁家施赈,解救饥民。地方捐银6000两赈灾。
1889年(光绪十五年〉夏,知州罗缃倡捐,在城外燕子口首设救生红船只。
是年,州人、翰林院编修王凤池与翰林院庶吉士刘凤纶按类增补陈光亨原修《兴国州志》。
1890年(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派英、比、德等国矿师来兴国勘察矿源。又命知州梅冠林同汉冶萍公司人员到银山勘察锰铁。
7月,开采明炭湾煤矿。
1891年(光绪十七年),汉阳铁厂来州开办银山锰铁矿,在州城富川门设锰矿局。
1892年(光绪十八年),张之洞兴办织布厂,采购美国最佳棉子,分兴国、大冶等州县棉农
播种。力争"楚棉之美,不逊于洋棉"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夏,万顺公司余正裔与法国矿商蒲旭合办炭山湾煤矿。后蒲独掌
实权。1912年(民国元年)5月,军政府以80万两白银赎回。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月4日夜,地震。有屋损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太子庙麻商徐庭堂在上海开设"徐永春麻行",年收购苎麻2万余担。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县北尧治村才女费墨娟长于诗,著有《二如阁诗抄》和《幽兰阁诗集》。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同法国万顺公司签订联合开发银山锰铁矿协议,由法方提供资金119万元。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1月,知州贺祖蔚遵母嘱捐银1000两。充作办学经费。
12月8日,汉口邮政总局在州城创设大清邮政代办所。1908年,升邮政局。
1904年(光绪三十年)4月,州城西门首设高等小学堂,教员6人,职员4人,两班学生99人。里办初等小学堂39所。
是年,刘凤纶补编《兴国州志》3卷,首卷。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州内遭灾,米价大涨,发生饥民暴动。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1月,学署设劝学所,配总董1人,劝学员6人。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施行户口调查,全州159184户,590056人。
1909年〈宣统元年)4月,官立兴国州高、初等小学堂在州城河西会馆创办。
7月2日,成立兴国州巡警局,知州兼任警务长,巡警25名。翌年巡警增至140名。
11月,成立兴国州商会。余宗钦任会伏,会董30人,会员120人。
1910年(宣统二年)9月,官立兴国州初等实业学堂和兴国州中学堂在州城创办。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3日。知州郭在璜卷巨额公款逃匿上海法国租界。1912年2月10日,黎元洪致电沪军都督查拿归案。
秋,成立州议会。
10月11日,重用节夜,筠山下大雪。
10月,遵湖北军政府令,州议会筹办团防,招募团兵。
是年,州城天主教堂首开西医诊所,经营西药。
是年,万彬领大兴公司在崇仁里创办乾鸡塘铜矿,徐育华益成公司创办铜绿山铜矿,富源公司在善福里桐子包办煤矿。
悠然无意
2012-02-20 12:50:27 -
回复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废兴国州,设兴国县。汪仁东任县知事。1914年2月,更名阳新县,隶属湖北省江汉
道。
是月,县民众集会,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成立县议事会,1914年解散1923年复立。离乡选郭名镛为议长,北乡选刘慧臣为议
长。
是年,设县公安局。
悠然无意
2012-02-21 17:11:57 -
回复
1913年(民国二年)
年初,商办西城公司开采赤马山、封三洞铜矿,兼办富池炼铜厂。1915年,省署大新铜矿局150万元购进益成公司、西城公司,所办铜矿及富池炼铜厂全部资产。
是年,龙港地区贫苦农民自发组织"甘露会",会员100余人。提出"反迫害,反剥削,求生
存,打倒为富不仁的剥削者"等口号。开展抗租抗债,怒斩豪绅罗有余。
悠然无意
2012-02-22 09:08:07 -
回复
1914年(民国三年)
8月22日,大暴雨,山崩地裂,冲毁民房1000余户,毙人无数,田禾牲畜多付汪洋。
是年,教育经费困难,官立小学堂全部停办。
悠然无意
2012-02-23 14:04:26 -
回复
1915年(民国四年)
遵北京政府《国民学校令》,初等小学堂改国民学校。
是年,阳新县工业学校在试院(今实验小学门前)创办。
悠然无意
2012-02-24 21:07:59 -
回复
1916年(民国五年)
11月,余镜清创办富润公司,在龙港狮子山开煤矿,占地469亩。
是年,城厢镇商人李怡卿与英国商人威尔廉•斯合营正大丰美孚油钱,年销煤油万桶
(每桶30市斤)。
悠然无意
2012-02-25 10:33:43 -
回复
1917年(民国六年)
25日,地震。大鸡山煤矿坑道崩塌30余丈。40余人被埋。地面办事处亦被震塌,毙司事工役数人。
是年,全县种植芝苎麻71976亩,总产287.87万斤。《湖北苎麻产额及输额之调查》:“载产主麻为吾国出产之大宗。……尤以鄂为最巨,在鄂省中,......首推阳新。”
悠然无意
2012-02-26 12:38:32 -
回复
1919年(民国八年)
6月,五四运动在阳新产生巨大影响,县内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联合劳苦大众,举行游行示威,各界人士联合组成县爱国后援会.县知事李世熙秉承省督王占元旨意,镇压爱国运动。县民怒不可遏,发起"火烧县衙"、"赶走军阀走狗县知事"的斗争。
是年,大新官铜矿局富池炼铜厂,男工200人,炼铜6386磅。
悠然无意
2012-02-27 15:15:24 -
回复
1920年(民国九年)
《湖北实业志》载“阳新为主麻特区,每年由武穴直出日本者甚。表列280余万斤”。
是年,获田桥一带流行天花。1000余人发病,死亡600余人。
是年,设县立高等学堂。
悠然无意
2012-02-28 16:23:29 -
回复
1921年(民国十年)
商办宝元公司开采李家山、田家山铜矿。
是年,县高等学堂数名富池口学生,化名"柯海溪",将封三洞矿区出卖给英国矿商。后由北
京政府外交部交涉收回卖契。
是年,德国商人在洋港开行收购内山麻。
悠然无意
2012-02-29 13:27:06 -
回复
1922年(民国十一年)
2月,在城厢镇易家祠堂创办阳新县女子高等学校,学生55人。翌年停办。
7月22日,县人曹亚伯与章太炎在上海组织联省自治促进会。
是年,汉口轮船局首开武(穴)阳(新)航班。
是年,矿商田裕敬、柯元大兴办大嶂山、羊皮垴等煤矿。
222 年(吴黄武元年),东吴大将甘宁屯兵富池口,于封三洞取铜制兵器。
230 年(吴黄龙二年) ,甘宁以南郡战功拜西陵太守,领下雄、阳新两县.
吴析阳新置奉新县。
412年(义熙八年),省下雉入阳新,并建高陵寨,隶武昌郡.
526年(普通七年),析阳新置安昌县。
陈
560年(天嘉元年),析阳新置永兴县。治所设高陵故城。
隋
589年(开皇九年),废阳新县,建富川县,安昌、奉兴并入,属鄂州。治所设阳辛镇。
591年(开皇十一年),废永兴入富川县。
598年(开皇十八年),富川县更名为永兴县,仍隶属鄂州。治所在永兴治。
607年(大业三年),永兴县改隶江夏郡。
唐
785年(贞元元年),永兴县治迁长乐乡宣化里深湖口。
797年(贞元十三年),在永兴县北筑长乐堰。
886年(光启二年),县人吴讨、骆殷率众起义,分别攻占永兴、黄州。至894年,遭鄂州节度使杜洪和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军镇压。
905年(天佑二年),武昌节度使秦斐,在永兴属地 氵韦 源湖西岸设青山场(今大冶县城),兴炉冶。
五代
梁唐永兴县属吴王杨行密辖地,隶武清军。
964年(乾德二年),永兴县通羊镇置通山县,翌年,青山场置大冶县。
977年(太平兴国二年),永兴县置永兴军。978年,永兴军改名兴国军,隶江南西道,领永兴、大冶、通山三县。是年,军治设木栅为防,建6门:东曰富川,南曰班条,西曰顺城,北曰朝宗,东南曰乐输,西北曰承恩。
1044年(庆历四年),军治西北隅放生池建儒学。(1881年,即咸丰十一年,州人、翰林院编修陈光享督工重修。)
1069年(熙宁二年),文学家范仲淹之子范纯仁途经兴国沙村,于村旁巨石漆书“梅山”二字,字径1尺6寸,尚存。
1081年~1085年(元丰四~八年),知军唐砥建沧浪亭。(1549年,即嘉靖二十八年,知州周鹏迁建莲花池内,架桥通云水草堂。后废。)
1084年(元丰七年)4月24日,苏东坡由黄州赴江西,被知军杨绘迎至兴国,先后畅游银山寺、桃花尖、石田驿、飞云洞、碧云山等地。在银山右峡口书“铁壁”二字;在桃花尖书有《乞茶栽雪堂》诗;在碧云山写有《扫壁歌》。
1103年(崇宁二年),兴国军属江西路。
1127年~1130年(建炎年间),兴国军设池口(今富池镇)、磁湖(今湋源口附近)两兵寨。其间,兴国、瑞昌失业茶农聚众起事,遭朝庭镇压。
1140年(绍兴十年),始于银山采矿炼银。
是年,民族英雄岳飞驻境练兵,于封山洞取铜铸剑。
1160年(绍兴三十年),兴国产铅,岁课铅6000斤。
是年,本籍进士王质著《朴论》50篇,论述历代治乱兴衰的因果关系。
1219年~1221年(嘉定十二~十四年),冯去疾,号北山,朱子门人,开四书定本于沧浪亭,号兴国本。
1225年(宝庆元年),金兵渡江逼境,遗史招降。知军李宜拒降,焚其书,斩其使,亲率将士坚守城池。金兵败退,民敕以安。
1245年~1252年(淳祐五~十二年),知军李寿朋招水步兵6000人,建富池、沙池等兵寨,置战舰50艘。纂修《富川志》10卷。
1257年(宝祐五年),宋臣谢枋德,字群直,自号叠山,进士出身。因得罪权贵被谪居兴国军,居富川门外聚徒讲学。后人称其居处为谢公墩。(1576年,万历四年,知州杨士元广其地叠山书院。)
1264年(景定五年),大旱。12月地震。
1269年(咸淳五年)3月,降雹,大者如马首,小者如鸡卵,禽兽伤亡重。
1297年~1307年(大德年间),马镛修《兴国志》未成,其子马涛续修11卷,未出版。
1335年(至元元年)12月2日,地震。
1351年(至正十一年),红巾军首领徐寿辉遗部将丁普郎、徐明远率红巾军攻占兴国,改兴国军,沈淮人杨普雄任监军。
1353年(至正十三年)春,总管秦文郁、经历赵壁与永兴县达鲁花赤岛列石分别开兴国军治、永兴县治于三川台。
1356年(至正十六年)秋,徐寿辉红巾军丞相倪文俊,以兵10万掩袭至城下,龙卜花出战被俘,遂克兴国军城。
1360年(至正二十年)秋,陈友谅复改兴国路。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部击败陈友谅军,占领兴国。1364年改兴国路为府,隶湖广行省。
是年,知府刘英始修小城,环府治,周数里,设五门:东曰朝天,南曰宣化,西曰桂化、北曰安贞、西北曰阜城。
1410年(永乐八年),本州清丈田、地、塘,合计433024.2亩。
1441年(正统六年),州境大旱,州民刘子诚出谷1010石,助振灾民,受朝廷褒奖。
1508年(正德三年),竹花结实可食。
1509年(正德四年)9月12日下午三时,日食,既晦如夜。
1510年~1511年(正德五~六年),州境东乡、兴教、崇庆诸里猛虎为患,噬六七百人。
1511年(正德六年),知州娄睿重筑州城,高丈——厚一丈,设串楼964间,于丁字街、十字街新各新增一门。1516年知州唐珉增修。
1540年~1542年(嘉靖十九~二十一年),广东琼山人海瑞任兴国州判。
1551年(嘉靖三十年)10月22日夜,飓风拔树,富水及网湖船只多被颠覆,溺人不计其数。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知州唐宁主修,同知林爱民纂《兴国州志》七卷。
是年,知州唐林扩基建石城,周长728.3丈,后圯。1578年,知州杨士元固修,周六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厚八尺,城门5(东下雉、西永兴、小西阳新、南镇山、北高陵),城楼5,水门3,警舍30所。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倪永乃、乐连、关世雄从南昌迁入东源,带进造纸技术,州内造纸业始兴。1566,木石港、龙港、大畈、燕厦等地有130多家造纸作坊。
嘉靖年间,皇帝南巡,兴国吏目翟萱昌,以廪馈溥被挞死,百姓衰之。
万历年间,本籍工部员外郎黄士吉,捐资在北京崇文门外东草场第五条胡同建兴国州会馆。1747年倾塌,总兵蔡卜年迁建正阳门外东街头条胡同。1872年,翰林院编修王凤池在崇文门外南五老胡同重建新馆。
1621年(天启无年)3月15日,自午至酉,落黑雪如谷,人和畜禽冻死无计。
1624年(天启四年),兴国州通判马款编修《(天启)下雉纂》。
1637 年〈崇帧十年) .农民起义军首领吕瘦子,率义军千余转战兴国、大冶,后遭明守将袁继戚镇压.
1643 年(崇祯十六年),有鸟数万,形似鸦而小,噪集之处,林野皆满.
是年月中旬,李自成率大顺军,从武昌东进九江。行至富池口,遭清军水陆两路阻击。大顺军受重创,军官被俘50名,马匹船舰损失无算。此役,大顺军被切成两股,一部继续沿江东下,另一部取道兴国入瑞昌。下旬,大顺军重返兴国,转丸宫山等地。
1647年(顺治四年)718日,清军水师攻破兴国州,擒斩南明守将程文褒。
1648年(顺治五年)5月,州人刘大刀与总督鲍瑞玉联合起义,后遭清将游击张国忠围剿。
是年,南明江西总兵金声援起义抗清,兴国、脐州等地举旗响应。不久,遭湖广总督柯永盛围击,起义军失利。
1650年(顺治七年),兴国州向朝廷进贡茶芽60斤。兴国贡茶自宋代始,列全国12贡品茶区之一。
1664年(康熙三年),兴国州不再领大冶、通山县。
1665年(康熙四年),知州杨遵主修,冯之图寨,王之宾增补《兴国外|志>>2卷。
1701年(康熙四十年),知州李元经重修州城。1731年知州魏钿增修城楼座。至此,城垣632。8丈,城门,城楼,城喋904。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知州高梦龙在龙港朱家山村,教以引水过山之法,即用松树凿空制作倒虹吸管,引水过河,灌概农田。民众赞之。
1725年(雍正三年),知州李舫主持存粮,各里均设社仓,储积谷1万石。
1735年(雍正十三年),魏钿修,颜星篡《兴国州志》10卷,首2卷。
1743年(乾隆八年),知州靳树春,于小西门内兴建富川书院。
1744年(乾隆九年),永章里柯曹氏与孙媳冯氏两孀妇,捐资创修海螺堤,穿湖连接大冶县城。堤长500余丈,石桥8座。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州内大饥荒。州人孙大戴出谷1000余石,减价平粜,以救饥民。
1775年(乾隆四十年),宋代本籍文人王质名著《雪山集》编入《四库全书》。1785年(乾隆五十年),兴国、江夏等47州县大旱。蠲(juān,免除)赋免南米、杂粮、秋粮。赈谷有差,并发币金500万两赈恤,本州领银10万两。
1808年(嘉庆十一年),知州椿(chūn,椿龄,祝人长寿之辞)龄修葺沧浪亭,又于沫口筑堤堵水,人称"椿公堤"。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州署在州治东横泊洲建文峰塔。1938年遭日军炮击,残存大洞。1984年,由县人民政府修聋一新。
1831年(道光十一年),始修四顾堤闸。1872年,由兴国、大冶、蕲州三属居民续修。
1834年(道光十四年),始建试院。1841年,州人刘茂节捐资修茸。1888年(同治五年),知州王臣粥和州人陈光亨筹资增建3600座位。
1835年(道光十五年),州人易简撰写《周易集解》成书。
1839(道光十九年),始筑海口号主兴民堤。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州境大水灾。州人陈光亨赴省请赈银4。5万两,购回大米,赈济饥民。
是年,州训导张宝镒、绅士易文蔚,捐资修复叠山书院。后又毁于战乱1871年,陈光亨和生员陈宝善、李辉斗、余以悛筹资重建。
1851年(咸丰元年),前户科掌印给事中、翰林院编修陈光亨,在儒学西庑设志局,篡修《兴国州志》1874年成书,36卷。
1852年(威丰二年),龙港兴办箸(zhù,筷子,竹子)田沟煤矿,窿深60丈。
1012日,太平军将领韦俊、石祥棋率战船数百,沿富水直上,歼清军800余人,夺取战21艘,攻克州城。旋设行政机梅,孙从鹤任监军,统辖全州。
1018日,太平军在江防要隘半壁山同清军激战,击溃万余清军,缴获清军全部战船和武器。此后,太平军建成半壁山蕾垒。兴国州组建太平天国兴国军,拥有"青年蕾"、"女兵蕾"、"童兵营"等营,3100余人。
是年,江西商人余庆余来州城开设中药店,治病兼营药材。至1918年,城厢镇有13家药店,成为鄂南数县药业中心。
1854年(咸丰四年),天王洪秀全谕令在武昌开科取士。兴国州300余人同科及第。永章里(今大王镇)上刘村刘继盛夺魁,荣中太平天国状元。
10月下旬,湖南提督塔齐布领清兵进犯兴国。育才官胡万智率勇抵抗,在城南与清军激战中殉难。湘军占领州城。
1123日,清军罗泽南部攻打半壁山营垒,太平军血战竟日,重创湘军29日,太平军失利,清军侵占半壁山。
12日,清军曾国藩水师斩断太平军横江铁索,焚毁4000余艘战船。太平军伤亡万余,石镇仑、韦以德等守将英勇牺牲。
1855年(威丰五年)4月3日,兴国、通山太平军联攻武昌城,击毙巡抚陶思培、武昌知府多山、游击陶德寿等。
1858年(威丰六年)春,兴国军驰援太平军武昌守军。4月6日,兴国军敢死队主攻清将罗泽南洪山大营,一举占领洪山。罗泽南被一14岁童兵用火枪击毙。此后,"兴国军包打洪山"佳话广为流传。是役,9名女兵同清军殊死搏斗,壮烈牺牲,忠骨合葬于东湖畔,称"九女墩"。
7月25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数十万太平军,挺进兴国州城,抗击清军。后挥师东下。
1857年(咸丰七年)2月,清廷以重兵"进剿"兴国州,胡林翼要"将兴国州人斩尽杀绝",派湘军将领鲍超和兴国州同知邢高魁领兵疯狂屠杀兴国军将士和参加天朝考试儒生数百人。军需官方周期全家遇难,62岁老母明菊姐被“五马分尸”。监军孙从鹤家乡190户被洗劫一空。
1858年1月22日,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督江西练兵数万人挺进州境,清军闻风而逃,遂收复兴国州。
1880年(咸丰十年),知州薛文光捐资创办兴国州义学。
1881年(咸丰十一年)8月6日,忠王李秀成部仁天安、蔡元隆军在三溪口击败武昌知府唐协和部鄂军11日,忠王进驻兴国州城。时兴国州及鄂南诸县30万民众参加太平军。
7月,忠王李秀成在兴国州与英国驻汉口领事金执尔谈判有关英侨事宜。忠王托金执尔带两封亲笔信,分别送交英王陈玉成和遵王赖文光。金背信弃义,扣信不发,造成太平军中断联络,坐失战机。秋,湘军总兵成大吉、道员蒋凝学领兵侵占兴国州城,太平军撤往江西。
是年,陈光亨筹资重修儒学。
1883年(同治二年),州民石教台捐资修筑富池、半壁山江堤。
1865年(同治四年)4月14日,绅民费元之聚众阻止英国天主教传教士希尔传教,怒斥传教士,砸坏其财物。至12日,赔款400串。此为州内第一次教案。
1869年(同治八年),大汛,州境堤坊浸决,滨江沿湖田地淹没,众多州民乞讨。
1872年(同治十一年),始建海口江堤,御江水倒漾之患。
1875年(光绪元年),绪山大旱。24日,柯甲忠聚乡民1000余人迎神求雨,一天主教民参加。法国传教士禄山将教民抓进教堂严刑拷打。众乡民大怒,一拥而入,砸毁神像供器,打伤教徒,拆除教堂,并绑架传教士禄山。遂成州内第二次教案,清政府赔偿白银1000两。
1876年(光绪二年)2日,清廷命李鸿章、翁同爵筹拨制钱30万串,试采兴国、广济煤铁。翌年,富池口30里范围内开23个煤窿,11个出煤,日产煤700-1000担。1878年2月,州境内官办煤窿全部停办。
1883年(光绪九年),湖广总督涂宗瀛捐银5000两,供叠山书院购《史记》及经、史、子、集等图书157部。
1886年(光绪十二年),知州龙兆霖捐资创办城内义学和富池义学。
1887年(光绪十三年),州境大旱。泽涸川竭塘成蹊。翌年月大雪,平地尺厚,积月不消,大树冻折,民多饿死。州人冯德茂毁家施赈,解救饥民。地方捐银6000两赈灾。
1889年(光绪十五年〉夏,知州罗缃倡捐,在城外燕子口首设救生红船只。
是年,州人、翰林院编修王凤池与翰林院庶吉士刘凤纶按类增补陈光亨原修《兴国州志》。
1890年(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派英、比、德等国矿师来兴国勘察矿源。又命知州梅冠林同汉冶萍公司人员到银山勘察锰铁。
7月,开采明炭湾煤矿。
1891年(光绪十七年),汉阳铁厂来州开办银山锰铁矿,在州城富川门设锰矿局。
1892年(光绪十八年),张之洞兴办织布厂,采购美国最佳棉子,分兴国、大冶等州县棉农
播种。力争"楚棉之美,不逊于洋棉"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夏,万顺公司余正裔与法国矿商蒲旭合办炭山湾煤矿。后蒲独掌
实权。1912年(民国元年)5月,军政府以80万两白银赎回。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月4日夜,地震。有屋损裂。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太子庙麻商徐庭堂在上海开设"徐永春麻行",年收购苎麻2万余担。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县北尧治村才女费墨娟长于诗,著有《二如阁诗抄》和《幽兰阁诗集》。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同法国万顺公司签订联合开发银山锰铁矿协议,由法方提供资金119万元。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1月,知州贺祖蔚遵母嘱捐银1000两。充作办学经费。
12月8日,汉口邮政总局在州城创设大清邮政代办所。1908年,升邮政局。
1904年(光绪三十年)4月,州城西门首设高等小学堂,教员6人,职员4人,两班学生99人。里办初等小学堂39所。
是年,刘凤纶补编《兴国州志》3卷,首卷。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州内遭灾,米价大涨,发生饥民暴动。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1月,学署设劝学所,配总董1人,劝学员6人。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施行户口调查,全州159184户,590056人。
1909年〈宣统元年)4月,官立兴国州高、初等小学堂在州城河西会馆创办。
7月2日,成立兴国州巡警局,知州兼任警务长,巡警25名。翌年巡警增至140名。
11月,成立兴国州商会。余宗钦任会伏,会董30人,会员120人。
1910年(宣统二年)9月,官立兴国州初等实业学堂和兴国州中学堂在州城创办。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3日。知州郭在璜卷巨额公款逃匿上海法国租界。1912年2月10日,黎元洪致电沪军都督查拿归案。
秋,成立州议会。
10月11日,重用节夜,筠山下大雪。
10月,遵湖北军政府令,州议会筹办团防,招募团兵。
是年,州城天主教堂首开西医诊所,经营西药。
是年,万彬领大兴公司在崇仁里创办乾鸡塘铜矿,徐育华益成公司创办铜绿山铜矿,富源公司在善福里桐子包办煤矿。
1月,废兴国州,设兴国县。汪仁东任县知事。1914年2月,更名阳新县,隶属湖北省江汉
道。
是月,县民众集会,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成立县议事会,1914年解散1923年复立。离乡选郭名镛为议长,北乡选刘慧臣为议
长。
是年,设县公安局。
年初,商办西城公司开采赤马山、封三洞铜矿,兼办富池炼铜厂。1915年,省署大新铜矿局150万元购进益成公司、西城公司,所办铜矿及富池炼铜厂全部资产。
是年,龙港地区贫苦农民自发组织"甘露会",会员100余人。提出"反迫害,反剥削,求生
存,打倒为富不仁的剥削者"等口号。开展抗租抗债,怒斩豪绅罗有余。
8月22日,大暴雨,山崩地裂,冲毁民房1000余户,毙人无数,田禾牲畜多付汪洋。
是年,教育经费困难,官立小学堂全部停办。
遵北京政府《国民学校令》,初等小学堂改国民学校。
是年,阳新县工业学校在试院(今实验小学门前)创办。
11月,余镜清创办富润公司,在龙港狮子山开煤矿,占地469亩。
是年,城厢镇商人李怡卿与英国商人威尔廉•斯合营正大丰美孚油钱,年销煤油万桶
(每桶30市斤)。
25日,地震。大鸡山煤矿坑道崩塌30余丈。40余人被埋。地面办事处亦被震塌,毙司事工役数人。
是年,全县种植芝苎麻71976亩,总产287.87万斤。《湖北苎麻产额及输额之调查》:“载产主麻为吾国出产之大宗。……尤以鄂为最巨,在鄂省中,......首推阳新。”
6月,五四运动在阳新产生巨大影响,县内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联合劳苦大众,举行游行示威,各界人士联合组成县爱国后援会.县知事李世熙秉承省督王占元旨意,镇压爱国运动。县民怒不可遏,发起"火烧县衙"、"赶走军阀走狗县知事"的斗争。
是年,大新官铜矿局富池炼铜厂,男工200人,炼铜6386磅。
《湖北实业志》载“阳新为主麻特区,每年由武穴直出日本者甚。表列280余万斤”。
是年,获田桥一带流行天花。1000余人发病,死亡600余人。
是年,设县立高等学堂。
商办宝元公司开采李家山、田家山铜矿。
是年,县高等学堂数名富池口学生,化名"柯海溪",将封三洞矿区出卖给英国矿商。后由北
京政府外交部交涉收回卖契。
是年,德国商人在洋港开行收购内山麻。
2月,在城厢镇易家祠堂创办阳新县女子高等学校,学生55人。翌年停办。
7月22日,县人曹亚伯与章太炎在上海组织联省自治促进会。
是年,汉口轮船局首开武(穴)阳(新)航班。
是年,矿商田裕敬、柯元大兴办大嶂山、羊皮垴等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