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军垦农场是怎么诞生的?

2011-03-30 14:23:41
阅读:3分钟
浏览:1687
回复:0
关于阳新军垦农场何时诞生,恐怕连阳新军垦的本地人也不太清楚,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历史有些久远的问题。
1946年夏,阳新县籍士绅冯连如、张远鸿辞官归里。时值联合国战后救济总署有大批耕作机械,又逢国民政府农林部颁发《农田复耕暨奖励民垦办法》和《设置合作农场办法》。冯等目睹阳新荒湖丘陵连片,质地肥沃之地利,遂决计经农。于是,联合阳新各界知名人士,筹办率洲合作农场,拟订《湖北省阳新县合作农场章程》。后经县、省国民政府及农林部逐级多次审核,率洲合作农场于1948年1月26日,在阳新县参议室召开创立会。159人出席,曹琦为大会临时主席,陈俊贤为书记。会议推举冯连如任专长,张远鸿任副专长。场址率洲。率洲合作农场以合股集资形式经营,计划既垦殖面积9万余亩。定北历(今属葵赛湖中井队)、金泉(今葵赛湖金泉队驻地,习称“山林队”)、港口(今钟家湖陈家墩一带)3个作业区,实际耕地约3000亩。初,农场无水利设施,收入微薄。百余职工的生计,主要靠在举国镇开办的米厂盈利维持。
1947年,“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农垦处”,因江北垦区在都解放,为求一席退路,使大批机械设备得以利用,便在江南寻求荒地垦殖。遂与阳新商榷,由阳新出土地,农垦处出机械,以双港(今属综合农场)500余亩土地,作为第一期垦殖区。率洲农场得悉,欲借其机械扩大垦区,便与其协商,于1948年秋签约合作农场。体制不变,产权分属,盈亏自负,改名“湖北省阳新县率洲合作机械农场”。

回复 举报

评论

悠然无意
为了胜利,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