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龙港地处鄂赣边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钟山的油茶、岩泉的林木、石下的煤炭、朝阳的粮米……但最负盛名的,要算内山麻、金竹茶、龙潭橘了。
阳新是全国闻名的“苎麻之乡”,而龙港、洋港一带出产的“细叶绿内山麻”则是麻乡首推之精品。
内山麻根系发达,繁殖快,分株多;叶阔皮厚,色呈深绿;龙港温湿的气候和疏松的土壤为它的生长提供了走出深山的天然条件。
龙港一带并无内山之名,为何偏叫“内山麻”呢?说来有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据传,清时有一日本麻商为跟德商竞争国际麻纺市场,特到中国购麻。他跑了很多地方,无奈麻质皆不如意。他来到龙港,把龙港的麻反复摸看揉量,赶忙采购了一批回日本。经检测,龙港一带的苎麻细腻柔韧、色泽银亮,平均纤维细度达1800支以上,是极难得的上品。日方厂长喜出望外,忙问产地,谁知那采购商百密一疏,忘了问地名,干脆就叫“内山麻”吧!从此,内山麻之名不胫而走,德商探知底细,也争相涌来抢购……
口语传说,当然不足为凭。但内山麻品质优良,日、德商人在龙港、洋港广设麻行抢购,倒是确有其事,毋庸置疑。
金竹尖,位于龙港镇东南,是幕阜山东北麓一余脉。这里秀峰挺拔,青铺翠拥。山顶有一云峰寺,百余年香客不绝,为她平添了不少祥光瑞气。人们对她慕名而来,不仅仅是为饱餐秀色,更为诱人的是这里还有饮誉中外的龙港特产金竹云峰茶。
金竹的茶圃分布在海拔近700米的高山之上。潺潺的流泉将其浸润,袅袅的雾气将其抚拂,使得金竹茶独具“外形紧凑、白毫显露、香泽持久、澄明透亮”的特色。
据有关专家考证,金竹产茶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宋时,金竹的“白毛尖”被列为贡品。而今龙港人通过三十多年的培植,茶的产量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自1986年起,金竹云峰茶连年被评为省优、部优;在’91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它又荣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金竹茶好,龙潭橘甜。龙潭桔有二种:一为本地桔,为传统产品,树冠高大,果色红润,皮薄瓣密,汁液酸而不觉甜而不腻。另一种则为引进蜜橘,系新时期大面积栽培之优良品种,果形大,皮色橙黄,味甜少核。有人说:“食得龙港橘一瓣,三天不思酒肉味;天天有桔吃,不想当皇帝。”此话尽管夸张,倒也豁达可爱。
评论